|
日前,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,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得到优化,经过国家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近200所,其中70%都设置在了中西部地区,实际也即设置在了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。
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短板。新设立的高校70%设置在中西部地区,对于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、推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建设高等教育强国,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,难点在中西部。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到高级阶段,就必须摆脱精英教育阶段的路径依赖,引领国家发展的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多样化、均衡化、大众化,而不是单一化和同质化。中西部地区不同区域、类型、特色的学校都可以成为“国家队”,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如此。通过建立转移支付制度、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,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支持,有利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,有利于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,有利于为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新引擎。
具体而言,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?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,从高等教育组织特性出发探寻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。在治理实践中,总是存在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。在新时代,政府力量、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都将是促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型、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,要充分利用这些力量。
一方面,政府层面要挖掘潜力、练好“内功”。依据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定位与使命,加大政府高等教育投入、吸引国内一流高校设立分校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等对策建议都是题中之义。重中之重是,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,重视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,但为国家承担人才培养重任的中西部高校,要在经费拨款上对其有所倾斜。根据不同类型高校、不同学科专业、不同研究领域对于教育资源的需要不同,资源与经费配置应该做到差异化,建立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、人事管理、质量评估、监测评价等制度,引导高校科学定位、差异化发展。
另一方面,市场和社会层面需要加强联动、共生共荣。对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发展来说,应该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,促进高校面向社会办学,从社会和市场中吸引更多资源发展教育。要立足高校自身发展优势和产业布局,聚焦省域内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引进一流人才等优质资源,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。
(作者系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)中国教育报
|
|
|
|
上一篇:打造有序可靠规范“云招聘”,让求职者更安心 |
下一篇:理工科留学申请量逐年上升为哪般 |
|
|
|